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探讨学校教育中关心与和谐的共生关系。提出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离不开“关心”的运用,即关心学生成长的阶段性、关心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关心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同时,关心的方法论的实践又是营造和谐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和谐;关心;阶段性;个性;道德情感 2005年2月在“两会”上,党和政府针对我国现社会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凸现的实际,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施政目标。早在2003年11月我校黄绪信校长在做“未来三年学校工作计划”报告时,为了实现学校发展的二次飞跃,就提出“和谐发展,科学育人”的治校方针。“和谐”,是当今社会点击率颇高的词语。在英文中,“HARMONY”,有融洽、调和、协调之意,与矛盾、对抗、冲突意思相反。和谐是万物相安,配合适当的协调,是高境界、远视野、大胸怀。它是当代人追求的理想生活愿景,已经广泛渗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像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校园”、建立“和谐社区”等等。 可见,“和谐”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寻求“和谐”的学校教育,其意义更是不容忽视。美国学者诺丁斯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中写到: “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往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利来衡量,成功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连接。”这里所指的成功,就是一种和谐。和谐关系、和谐发展、和谐校园、和谐班级等等,都是我们要不断努力,不断追求的方向,然而,这一切的实现,“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其基础,我们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去践行呢? 笔者认为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应以“和谐的关系”为核心,用“关心”做为纽带,在关心中发展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关心,使关心与和谐共生。 从具体班级的管理来看,和谐与关心的共生关系的现实意义不容忽视。整体上讲,一个生源来自家庭和谐背景居多的班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对他人的自觉的关心意识,喜欢帮助他人。反过来讲,这种意识又更好的促进了班级的和谐,形成良性循环。记得过去班里有个学生经常不按时交作业,我用一节课时间让同学们帮助他。大家并没有一味责怪他,而是提出各种可行性建议,例如上课要认真听讲、回家做作业要定时、给自己按时做完作业奖励等。第二天放学前,我又朗读了一位同学写给他的热情洋溢的信,信上说:“相信你有能力,也一定会改正不交作业的坏毛病。”读后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后来那个学生开始完成作业了。 再看学生个体的人格发展,一个不被以往任课老师认可和关心的学生,往往成为班级管理的难点,班级和谐的不安定因素,这时老师的关心实际上是被动和消极的,而当该学生在重新获得真诚的帮助后,他被焕发出的学习动力以及对班级的关心是惊人的。在做班主任前,我就听说班里有个极调皮的孩子,上课经常随便下座位打人,下课又总是惹是生非。老师同学都反感他。为了尽快帮助他进步,一方面我与他交朋友,了解他的兴趣与特长,肯定他的点滴进步,树立他的自信。同时一旦发现他的问题,积极给予纠正,使他明确是非正误。一次,由于他违反了校纪给集体抹了黑,同学们都很气愤。为此,我将课堂变成同学们与他交流的平台,一开始同学们的声讨声不绝于耳,后来我举出该生为集体出力的种种事例,当众对他说:“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为你是关心热爱集体的人,我相信你这次能够改正错误。我相信在座的每位同学都会给他改正的机会,是吧?”听后他泪流满面。他从当初的满不在乎到此时的羞愧内疚。以后他再没有打架,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后来因为搬家,他转学了。到新学校不久,就给我和班上的每位同学打电话,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他在温暖的集体中得到了关心,同时又成长为主动关心他人的人。 其实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不平等的人际关系,它一般不可能达到如亲子关系般的亲密,但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可以使师生逐步建立起亲密关系,关心在其中充当了重要角色。 “关心”,《辞源》上释为:留意。《现代汉语》解曰:重视和爱护。在以往的理论中,“关心”实际上意味着“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等种种理念,如海德格尔对“关心”的论述,威尔著作对“关注”的强调等。而此处,诺丁斯创构的理论,“关心”是一种关系,我们不仅应当主动去关心他人,还应将这种关心意识引入到学校教育之中,以此来应对学校所面临的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 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的基本需求,特别是对待儿童,其意义更为深远。很难设想一个缺失关心的孩子,他如何能具有健康和谐的人格?如何能与人和谐相处?如何去关心他人、关心动物、关心大自然、关心集体、关心社会? 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才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们推崇。很多人认为孩子只要学业成绩优异,其它方面的发展都是无所谓的。于是我们看到著名高校学生因为父母离异早期留下的种种心灵伤害而变相报复性地残害黑熊;12岁乡村孩子对父母粗暴态度不满就毒死父母;十几名初中生不堪课业重负集体自杀等事件。在学校,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的孩子,在课堂上故意扰乱秩序,还得意扬扬;与同学一起玩耍,一不如己意便大打出手;在功课学业上敷衍了事;漠视集体劳动;纪律涣散、推卸责任等等。2004年10月10日《青年报》披露,上海市有24.39%中小学生有“活着不如死好”的想法。另据媒体报道,从2000年至2003年四年时间里,未成年犯罪占成年犯罪比例由6.7%上升到9.1%。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后果,其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缺乏对学生、青少年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关心。 今天,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越来越值得人们思考。未来的中国是孩子们的,未来的世界也是他们的,那么,他们能否在国际舞台上经受住各种各样严峻的考验?他们能否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我想,我们应当把“关心”作为我们教育者的神圣使命,关心学生的所思所想,关心他们的所作所为。 首先,我们要关心学生成长的阶段性。 作为教育者,我们决不可以强加给学生任何不切实际的目标。我们要了解他们在成长中的阶段性,真正理解他们在各个阶段过程中的特点。比如,我曾经很失望班级中的一名10岁男生。他在半个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次次听写正确率不到三成。仔细分析很多字的问题多是结构相反或多笔画、少笔画。当我想放弃时,半年后他开始有了转机,书写少了错误,而听写竟然及格了。以后我在翻阅有关教育理论书籍中得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脑发育不成熟,会导致很多东西的认识颠倒。其实,这样的问题是孩子生长发育阶段中的正常现象,如果我们一厢情愿的自以为是,就会造成师生之间的摩擦,教师会焦虑,学生有困惑。所以,当学生由于成长阶段性的局限而无法实现某一学习目标时,我们应当抱有必要的耐心,学会等待,给他们充分的尊重和信任,这样他们方能愉快成长。 从西方现代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学校对课程的设置体现了对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的关注。在德国,有一条法律:一至四年级按照儿童认知特点,以生活教学为主,四年级以上按学科教学。一二年级学生每天上午上课,授课时间仅为4小时,无任何考试和家庭作业。三四年级的学生每天上课时间为5小时。每个学期的德语课考试只需写2篇作文,数学考试只有一二次,而且是开卷考试。家庭作业一般在半小时至1小时内即可完成,内容不超出授课范围。德国教育之所以如此安排,在四年级以前,人的认知并没有分化,他们主要是考虑到儿童理解力与生活环境密切关联,如幼儿园的学生学习和游戏是一样的。四年级以后,学生的知情意开始分化,教学就是要促进他们的分化,整个教学可以从学科角度开展,像语文、数学、英语等等。德国基础教育的构建正是依据学生阶段性发展的特殊性和适应性原则。 对于学生成长阶段性的真正把握,是师生和谐关系发展的基础。教师只有理解学生阶段性发展的特点,按照其生理、心理成长的适应性,选择最佳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才能赢得他们的喜爱与尊重。 其次,我们要关心学生个性的发展。 由于每个学生来自于不同家庭背景,体力、智力水平不同,兴趣爱好各有千秋,这样就造成生命的独特个体。上一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教育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的理论,他认为我们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学生体现出的逻辑与语言两项智力,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公平的。他在研究中发现人还有其它的六种智力:音乐智力、身体──动感智力、空间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自省智力以及自然观察智力。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基因图谱,他们便有不同的潜质。我们必须尊重儿童的独特性,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让他们树立自信,为世界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德国学校认为,办好教育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而他们在教育中从不一味追求高分,也不对成绩不佳的孩子加以歧视。为了使学生对学习和校园生活产生兴趣,学校提倡课程、教材多样化。小学一般每年举行一周专题课,高低班混合上课,学生可自由选择园艺、生物、光学、烹调、缝纫、手工等专题课,由学校邀请的各行业专家来讲课或表演。为培养学生的组织和社交能力,学校还安排学生自己组织参观、聚会、体育竞赛等活动。其目的尊重孩子们个性的发展,为此,学校还努力为儿童的学习提供可以施展个性风格的舞台。 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在五年级语文课文《大瀑布的葬礼》的教授中,我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来组织教学,让学生们自由选择有兴趣的方法学习:或是给大瀑布编写档案;或是做小导游;或是答记者问等等,发现他们各自潜藏的智力(逻辑、语言、自然观察、空间),努力实现个性化教育。 教师尊重、关心学生的个性成长,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学会与他人相处、获得个人修养、逐步完善自身,实现个体生命成长的和谐发展,最终享受个人成功快乐的生活。 最后,我们要关心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情感,指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所引起的内心体验,它与道德认知一起,是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或抵制不道德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其内容很多,包括爱国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等等。其中爱国主义是极其崇高的情感,在美国,以华盛顿为例,就设有60多所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孩子们徜徉其中学习自己国家的历史,感受民族精神的文化内涵,陶冶自己的爱国情操。责任感,在道德情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美国的西点军校将它的教育列为学校教育的首席。 责任感,在萨特眼里就是每一个人都要对他所存在的世界负责任。现在,我们要教会学生明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公共集体的关系,并能够主动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应有的后果。当今中国社会多重文化、各种价值观冲突碰撞,我们如何坚持主流思想、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来看待社会的变化、发展,值得深思。“教育应当是公共教育的坐标。”教育不是培养自私自利、惟我独尊的人,而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当发现一个孩子成绩差时,有人就会说:“你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怎么办?”当发现孩子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时,有人就说:“你再这样,看你考试怎么办?”这是把孩子的不当行为当作他个人的行为看待,其实,这里孩子的行为已经具有了社会性。孩子要成长发展,就应当树立社会的责任感,让他们对自己的各种行为负责任。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力图通过课程设置,班级活动,家校互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比如每周一次的“说新闻”课程,极大的调动起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人类与自然的热情,使他们把自己的学习生活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树立社会主人翁意识。另外在“班级模拟法庭”的主题活动中,学生对班级中存在的不良现象的揭露,使他们不断增强是非意识和班级荣誉感,“做好班级小主人”。还有周末“做父母的好帮手”课外活动,通过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件家务活(或帮助家长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动),强化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培养“小主人”意识。 当学生具备了道德情感时,他才能拥有为自己或他人的成功而高兴,为集体的荣誉而奋斗、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等健康的情感体验,因而与他人、与集体互相融合,呈现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师只有成为“关心”学生的人,学生才能在“关心”中沐浴阳光雨露,才能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成为社会需要的能够真诚关心自我和他人的一代接力人。 学生在学习关心社会、关心班级、关心身边的亲人中,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与责任,进而热爱自我、热爱周围的人与事物,享受和谐幸福的人生。 总之,创造和谐师生关系离不开关心的运用,而关心的方法论的实践是营造和谐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值得我们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继续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美)内尔·诺丁斯著:《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2.(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版。 3.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 4.叶隽:《学会关心──教育要寻找人性的光辉》,《中国教育报》,2004年12月28日。 5.黄绪信:《和谐发展 立校之本》,http://11.38.32.10/index.asp。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