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网


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 数学新闻


试议中学数学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要求


一﹑引言

1992年,一部分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素质教学教育"的设计,之后数学教育界也在逐渐实践,形成了一系列素质教育的新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 "数学的素质教育"或者说"数学素质的教育"便成了广大教师的实践目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课程,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必须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等素质教育观。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学好数学、发展智力打下基础,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二、 构建素质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过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目标不具有完整的育人导向和功能。在素质教育观下的教学目标必须力求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协调和全面发展。能力目标更强调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自学能力;情感目标即为个性品质目标,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数学教师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要求,遵循"将智能发展放在首位,以知识目标为主线,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情感教育等非智力因素"的原则。使学生在认识、理解、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美,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使得探索精神、合作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各种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以形成健康的个性。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误区

㈠﹑数学课的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仍流于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给学生的思考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体现不够充分,教师不敢放手,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替代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出结论,掩盖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㈡﹑教师备课只备大纲和教材而不备学生

只关注重点、难点、知识点却忽略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只研究教法而忘记研究学生的学法。有的数学老师的教案是"年年岁岁花相似",但不顾学生"岁岁年年人不同"。

㈢﹑要否定"应试教育",不是要否定现行的教育

"素质教育"下的中学数学教学不是"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但是数学教学也要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所以提倡"素质教育"也不是可以不要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 要否定"应试教育",但不等于要否定现行的教育。关于这一点有些学生和家长甚至老师都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常听家长和老师如此言:他(她)数学基础很不好,不指望他(她)成材,将来能够成"人"就行了。多么善良的愿望,看上去多么切入实际,然而多半事与愿违。为什么?殊不知任何学生都得有精神寄托,学习上没有长进,作为学生必感空虚,压抑久了必然使他人格扭曲。试想当数学已成"天书",它还有教育功能吗?

㈣﹑误以为转化后进生只要靠"思想动员"

对于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数学老师、班主任、家长都会主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如果这位学生很聪明,数学方面悟性特别好;或者刚刚掉队,只拉下一点点;或者他有很强的自学能力。那么"思想动员"也许就够了。但不幸的是有些后进生似乎年年如此,他们耳朵都快"磨出茧",这时老师和家长也痛苦地感到"语言已显得苍白无力"。真没辙了吗?不,"语言代替不了行动",我们要给他补回缺少的基础,从哪补起,"哪跌倒就从哪扶起","直到他一路走好"。

四﹑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办法

㈠﹑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材对于学生来说,它是一种间接经验,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多让学生去感知和实践,再现"生活"。 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感受数学,主动探究数学。灵活处理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系,找准理论与实际的衔接点,将生活情节有机地渗透到教材之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它的生活内涵。

㈡.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创设宽松氛围,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及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教书,不再单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师努力做到"教会、会教",帮助学生做到"学会、会学"。

㈢﹑改变教学模式

积极实行启发式教学,注重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教师在教学时,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置一些悬念,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㈣﹑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主,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阻碍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现代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数学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情感丰富﹑意识独立的学习主体,教师不可以越俎代庖,要给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意识,把数学教学定位于"教会学生学习"。"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获得能力,求得发展,养成个性。

㈤﹑因材施教

中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基础不同,采取差异性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特长的培养,让学生的优势得以充分发展。

㈥﹑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布卢姆认为:"学生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不是智力低下,而是学习过程中知识缺陷的积累和挫折造成。如果能及时帮助他们填补知识缺陷,95%以上学生能达到学习目标"。树立每一个正常学生都能"学懂"数学的观念,对于数学学习的后进生,老师要有爱心和耐心,认真辅导,最好是给他们补课。一定有人会反对:补课岂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这是"应试教育"的做法。且听我说:许多事不可一概而论,"素质教育"怎能不分对象,不问情况,去搞一刀切,对于后进生暂时补课就好似给病人用药。谁不知:是药三分毒,但从长计议,自然是治病要紧,且医早不医迟。道理相通:病人需治疗,后进生须补课。从营养学角度考虑,人体缺少什么,我们就补什么,给后进生补课岂不一样。以上是从科学角度。下面再从公平角度细述其详:当下"素质教育"挑战"应试教育"的结果:在誉论上"素质教育"占上风,在行动上"应试教育"占了上风。在江苏流传着这样一句经典的话:"口头上素质教育轰轰烈烈,行动上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应试教育主要面向少数学生,勿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在应试教育影响下,老师们也不堪重负,对于学习上掉队的学生,他们已无暇顾及,这些后进生无疑成了应试教育的最大受害者。他们终日学无所获,"被挫伤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全面素质的提高","没有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所以这些后进生受到的也不叫"素质教育",后进生没受到必要的教育,换言之,后进生受到的是不公正的教育(如果不去改变它)。再从实际角度看:他们中有的人数学基础差的让人吃惊,这些人不先给他补"最必要的基础",老师还有什么高招能够把他们的数学教懂,一点不懂的数学课能够引起他的兴趣吗?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目的吗?初中数学基础好的,高中数学不一定好,但初中数学基础特差的甚至是一点不懂的,可以肯定他高中数学好不了,这说明基础不能决定一切,但"必要的基础"是"继续学习"所少不了的。正因如此,数学学习的后进生就该补上他最缺的基础内容, 我的观点是:面对特殊的对象,在特定的时期,可以用特别的方法,尽快补起素质教育所"必要的基础",最终实观"素质教育"之目的。

五﹑实施素质教育要坚定信念

"素质教育"是一项浩瀚而又艰巨的工程,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和交流,勇于探索和实践,相信"素质教育"终将走向成功。


相关内容:

第二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启动
2009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闭幕
首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获奖名单在京揭晓
首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总决赛获奖名单
第一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国内各赛区获奖名单
第一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各赛区一等奖与优胜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介绍
2008年23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获奖名单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介绍
2008年23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