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ElementsTop(0);
新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顾名思义,所谓发展性学生评价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生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它具有诊断与调节功能,也就是通过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自己的发展计划。而在传统的一张试卷作依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下部分学生被"诊断"为"差生",逐渐形成了对自己没信心,对数学学习没兴趣的"学困生"。而且作为学生包括所谓的"差生"对"以成绩论英雄"还有相当的认可。 在讲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时,有这样一个问题:七年级某班的教室里,三位同学正在为谁的数学成绩最好而争论,他们的五次数学成绩分别是: 小华: 62, 94, 95, 98, 98. 小明: 62, 62, 98, 99, 100. 小丽: 40, 62, 85, 99, 99. 在分析完小华、小明和小丽各自的看法后,我提出第一个问题:"这三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成绩比另两位同学好,你怎么看呢?"在班级学生的回答中,大约有90%的学生都认为小华的成绩最好,因为他的平均分最高。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第二个问题:"如果这分别是5次数学选拔赛的成绩,现要选拔一名学生作为代表参加省级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你会选择谁?"85%的学生选择了小明,原因是他们都认为根据考试惯例"一次定终身",应以最后一次为准,谁考得高分就选谁,而忽略了小华的成绩一直很稳定,具有很强的实力,而小丽的潜质很大,进步很快等诸多因素。 进而又问到第三个问题:"假如你是高一级学校的校长,现要录取新生,你主要根据什么?"100%的学生回答:"中考成绩,学生的总分越高,越优先录取。"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今年的初中毕业生,你认为高一级学校要录取你,需要考察你的哪方面成绩?",大约50%的学生回答:"中考所有科目的总成绩。" 这就是我们的教育现状,以同一标准审视个体差异,甚至差异迥然不同的学生。这种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验法,而缺少体现新的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新方法;等等。新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发展性学生评价来转化数学"学困生"呢? 一、确立全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卢姆(B?S?Bloom)教授认为"凡是一个学生能学习的,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学习"。他认为学生能力的差别是人为的,造成差别的原因主要是外在的影响,包括家庭和学校环境。他对学生最终的看法就是:"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进一步学习的机会方面都会变得十分相似。" 这种理论下的学生观,从人格心理来说,相信学生的潜能,对所有学生尤其是对"学困生"充满期待,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和焦虑心理,完善心理结构。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著名教授叶澜曾经尖锐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我们的学校应该是一个直面生命、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神圣殿堂。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支柱,学生的主导者的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真"洗脑"。因为观念先于行动,观念指导行动。没有正确的意识,就不会有正确的行为。每个教育者都应该清醒地懂得:"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3000年前古希腊普鲁塔戈语)。学生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是集生活、学习、审美等为一体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每个教育者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和优良的品格。教师应把生命和心血融入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和学生人生道路的每一个阶段,使之富于生机,充满活力。 二、建立全新的评价机制 (一)课堂学习评价 第一,确定学习目标,为"学困生"设计课堂学习目标并板书在黑板一角,使他们能学有目的,能迅速切入主题,缓解他们对课堂的迷茫情绪。 第二,建立"学困生"个人课堂学习卡。 姓名 时间:第 周 星期
类别 自评 他评 课前准备 学习态度 是否达"标" 老师,我想对你说: 老师的话: 此卡夹在作业本中随作业本一起交给老师和返还给学生。其中:"标"为本节课的目标;学生可把自己一节课的体会,如掌握得好的地方,不明之处等或其它想与老师交流的问题,都可写在卡中。 通过学习卡的使用,教师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思想变化,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较清楚的了解,以便能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较中肯的评价,还能交流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形成良性循环。 (二)课外练习、单元小测等级化评价 习题设计、单元小测等级化,为评价提供合适的素材。布置课外练习时,可根据课程标准和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A、B、C三类分层练习题,A类是必做题,题目与教材中的示例接近,着重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满足学生最基本的要求。这一层次的练习即为"学困生"的作业。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鼓励更多的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我引入了这样的激励机制:每次练习或作业,能把A题做全对的"学困生"在平时成绩上加5分,而能把选做B、C类题且都做对的同学在平时成绩上加10分,期末平时成绩的累计不设上限,以鼓励"学困生"多思多练。单元小测也设计出A、B、C三种不同层次的试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及评分标准,同样对完成规定外的试题做对的有分加。 其次,采用 "二次评价"(即二次给分)这种形式,给所有的学生以发展的余地,在第一次评价的基础上,借助于课堂评价试卷,再给学生一次补正的机会,在单位时间内,如若补正的完全正确,则将失分折合50%反馈给学生,这样如果一份80分的试卷,学生在认真评析之后,将错题完全补正,则再给10分(20×50%),当然这10分将涉及到听课效率,补正时的态度及书写是否合乎要求,补题时的分析是否到位,补的是否正确等等,而且无论选择、填空题一律按解答题的要求来补正,即不仅要答案正确,还要有思路正确。 采用这种评价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班有一个叫小黄的学生,在一次考试当中卷面分的42分,回家让家长签字,学生害怕家长批评,考虑到这种情况,我鼓励他说:"只要你认真听讲,能及时地将错题完全改正,就可以给你二次加分。"该生听后很高兴,听课时非常专心,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按要求完成错题的改正,我就给他二次加分24分(48×50%),最后得到从没有过的及格成绩66分,自此以后该学生听课变得认真多了,成绩也有很明显的提高。对"学困生"有时甚至一次试卷考两次,让后进生看到自身的进步,看到自身的希望,从而鼓起勇气,继续努力。 三、注重评价的激励性 (一)要尊重"学困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恰当的艺术性的评价激励学困生,让他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 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学,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同时,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尊重他们,并且进行鼓励赞赏。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创造个性也各不相同。探索者往往是异想者,教师善于运用语言,如"你的想法给大家开了个好头。""你的想法真好!""你的想法跟专家的想法一样!""你的探索精神真好!" "你真棒,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真替你高兴!""有进步,再加油,胜利一定属于你!"即使回答错了也说:"你虽然碰壁了,但你的探索精神是可贵的。""你再试一试,相信你一定成功!你愿意吗?"当看到学生遇到一些问题时,也常用激励的语言,如,"希望你与粗心告别,与细心交朋友。""管住自己,才能表现出色。""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等等,教师能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言欲、表现欲,学生就能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教师在情感上给予激励,让其相信自己是胜任学习的。 (二)表扬"学困生"时,教师的态度要真诚 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有90%以上的学生希望获得老师的赞美,原因都是老师"真诚亲切、较关心"。从孩子的反应来看,孩子所期待的赞美要出自教师心底的、真诚而善意的爱。孩子的心是敏锐的,他可以从老师的声调、表情上感觉出老师的赞美、激励是否真心。如果孩子觉得来自老师的激励是虚情假意,那么对孩子的伤害将更大。因此在实施"多元激励性评价"时,要注意:(1)切不可用讽刺的语调。(2)不可以漫不经心,态度要认真、诚恳。 (三)对"学困生"的激励评价要适度,与批评相结合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在激励性评价中需不需要批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认为必要的批评是需要的。因为,老师过度地对学生进行赞美、激励,会让他造成自我感觉太好、自信过头的情况,认为自己的每一点成功都必须得到老师的夸奖鼓励,否则他会觉得没意思。而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学生每做一件事都会获得激励性评价,因为老师不会每时每刻都会在他身边,即便他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也不可能有人会赞美激励他。并且,过度的激励也会造成学生经不起批评,话一说重就哭鼻子。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不利的。 实践表明:在"学困生"的转化中实施发展性评价,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这样的评价,可以给"学困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各样的机会,帮助"学困生"自我教育、自我进步、建立自信。为了孩子,我们当教师的应该拿明天社会发展的需要来教今天的孩子。只有帮助今天的"学困生"走出困境,才能使"人人学好数学;人人学更多的数学"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数学》七年级(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曹才翰、蔡金法著《繁体转换》,江苏教育出版社 3、刘兼主编《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第二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内容:
运用元认知理论,培养学生数学反思能力
TI图形计算器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寻
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论最近发展区与数学能力的培养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高中学生学习数学能力发展性评价的校本研究
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建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
让快乐充满数学课堂——灵活运用课堂评价浅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意义及其制作策略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意义及其制作策略